目前,我國在稀土農用方面走過了30年的歷程。“七五”期間,我國稀土農用工作者完成了國家下達的“林用稀土化合物的應用研究”、“稀土化合物在養殖業中的應用研究”和“稀土農用機理研究”等綜合性大型科技攻關課題,為稀土應用拓寬了應用領域。“八五”期間,是稀土農用技術進一步深入發展的時期,完成了稀土碳銨復混肥的研制,為稀土與化肥結合使用提供了可靠的途徑。并用此技術改造小化肥廠100多家,年產稀土復混肥100萬噸,實現了稀土復混肥的產業化生產。“九五”期間,稀土農用研究進一步深入,開發出了各種專一用途的稀土高效復合肥、添加劑,國家投資2000萬,在湖南建成了年產高效配方稀土復合劑3000噸的生產線,使我國稀土農用產品得到了更新換代。“十五”期間,國家繼續對稀土農用項目給予關心和支持,國內大的投資機構也看好稀土復混肥的發展前景,并開始大的資金投入,同時隨著稀土機理研究的深入,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,涌現出一批具有高技術含量和廣泛應用前景稀土農用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產品。如稀土農用光轉膜、稀土抗旱保水劑、生物活性全元稀土微肥、稀土植物全營養液、稀土改性磷肥、稀土牲畜飼料添加劑、稀土家禽添加劑、稀土養魚防病餌料等等,都展示著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。
稀土肥料的作用:
稀土肥料在農業生產的效果顯著。七十年代我國就開始試驗稀土肥料,據多年試驗統計,糧食一般畝產增加30公斤,經濟作物的產量增加可到1/4~1/3,前景不可限量。稀土肥料的作用。
一是可促進作物生根,增加葉綠素的含量,增強光合作用,促進營養向果實轉移,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。
二是能促進作物對氮、磷的吸收,特別是加強果實磷素供應。
三是刺激作物根系生長,提高作物的抗寒性與抗逆性。
四是提高經濟作物茶、菜、果、花的品質,茶多酚、果糖、香精含量明顯提高。
五是用其拌種和浸種明顯提高玉米、水稻出苗率。
稀土肥料使用方法:
農用稀土肥是可溶于水的混合稀土鹽類。目前多是硝酸稀土,主要含鑭、鈰、鐠、釹等元素,有液體,結晶兩種,用量多在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。對玉米、大豆、水稻效果極佳,主要對糧食作物有明顯的刺激生長作用,激素類產品的特色作用。同時,稀土復合肥有抑制氮元素揮發的特點。
它可以浸種拌種,并可以葉噴玉米、水稻、大豆,使用濃度均為0.3%;可與多種酸性農藥混拌使用,一般噴1~2次,兩次間隔20~25天。噴施濃度為微酸性,即pH5~5.5,使用時畝10公斤溶液,加25克食醋效果最好。可與酸性農藥混噴,如多菌靈、井崗霉素、甲胺磷、樂果等。不能與堿性農藥和化肥混噴,也不能與磷酸二氫鉀、過磷酸鈣混噴,易產生沉淀和降低肥效。
稀土肥料施用注意要點:
一、浸種:
用稀土肥料浸種,其水溶液濃度因作物而異,如玉米、小麥用0.08%的濃度浸種4-6小時;辣椒用0.01%-0.1%浸種4小時,撈出晾干即可播種。
二、拌種:
拌種一般每公斤種子用稀土肥料2克,加少量水溶解后,噴灑于種子上,邊噴邊拌,力求拌勻,隨拌隨用。
三、葉面噴施:
不同作物適宜的噴施時期和濃度不同,如小麥、水稻在苗期,稀土肥料濃度為0.03%;玉米在拔節到抽雄期噴2次,稀土肥料濃度為0.03%;大豆在花期,稀土肥料濃度為0.03%;煙草栽后40天噴2次,稀土肥料濃度為0.04%;番茄、西瓜在初花和幼果期噴2次,其濃度為0.04%-0.05%。
四、pH值:
噴施溶液的PH值以5-5.5為佳,如果PH值過高,溶液會產生沉淀,降低肥效。一般在配制時每10公斤溶液加入25克左右的食醋效果較好。
五、混噴:
可與酸性農藥混噴,如多菌靈、井岡霉素、甲胺磷、樂果等,不能與堿性農藥及化肥混噴,也不能與磷酸二氫鉀、過磷酸鈣混噴,因為混噴會產生沉淀而降低肥效。
六、間隔天數:
一般作物噴1-2次,兩次之間間隔20-25天左右。